(1)“这是错的”,其意思是说:我不赞成它,你也别赞成吧!
(2)“他应该这样做”,其意思是说:我不赞成他不这样做,你也别赞成吧!
(3)“这是善的”,其意思是说:我赞成它,你也赞成吧!
我们注意到,每个定义都由两部分组成,第一部分是说明性的陈述:“我赞成”或者“我不赞成”,它描述说话者的态度。第二部分是祈使性的陈述:“你也这样吧!”它致力于改变或加强听话者的态度。两部分共同发挥作用,很容易引起态度上的一致或分歧。下面的例子可以清楚地说明这一点。
A:这是善的。
B:我完全同意,它确实是善的。
根据上述的模型,对它进行直接翻译后就成为:
A:我赞成这件事,你也赞成吧!
B:我完全愿意赞成它,你也(继续)赞成吧!
这些话中的陈述部分,由于证实了双方的态度是相同的,所以就足以表示相互间的一致。但如果把它们单独拿出来,他们所暗示的至多不过是对态度的纯描述。这时候,它们没有那种热情地表示赞许时所具有的感染力——这种感染力就是人们态度上的相互影响。它使人们自身的赞许评价加强和鼓舞其他人的赞许态度。后面的这一效果正是人们在道德判断上取得明确一致的最重要特征。通过对上面所举例子的解释,祈使句的意义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揭示(虽然还很不完善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