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语气义之间的天然联系造成的扩展也很普遍。如语气词“着(著)”在唐代主要表“命令;劝勉”,即祈使语气,偶尔也可以表强调。如:
(3)师唤沙弥,沙弥应喏,师云:“添净瓶水著。”(《祖堂集》卷五)
(4)恶业是门徒自造著,别人不肯与你入黄泉。(《敦煌变文·太子成道经》)
从使用频率的高低来判别,“着”的强调语气当是源于祈使语气。有意思的是,宋代时,“着”还可以针对说话人自己表“尝试”,即吕叔湘所说“表本人之意旨及愿望”[10]。如:
(5)寻芳人老,那得心情问著。(仇远《凤凰阁》)
(6)天教命薄,青楼占得声名恶,对酒当歌寻思著。(晏几道《醉落魄》)
祈使语气与尝试语气,主要在于所指对象的不同,对人则体现为命令,对己则体现为尝试。汉语史上的语气词大多数都可以出现于多种句式,而在不同句式中语用功能肯定也略有不同。如果强调彼此的不同,那么也可以说一个语气词具有多种语气义。而这多种语气义往往又有着内在联系,或者根本就是一种语气义的派生形式。与“着”有相似之处的是“好”。形容词“好”演变为语气词,最初表祈使,语气比较强烈,而这正好和感叹句的强烈语气相呼应,一旦祈使语气减弱,剩下的就是感叹语气,故而也常出现于感叹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