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,芒团的做纸人主要是进入缅寺的老人。他们离开了生产活动,不用养家,生活的主题就是信仰,做纸的动力也更多是来自信仰,而非功利驱使。他们相信,做纸时的汗水与努力都会转化为功德,越是辛苦,所得的功德也越多。芒团寨的手工纸因为质量好,附近的傣族村寨做“摆”,都会到来这里买手工纸。
洗构树皮
既然是供佛的,就容不得一丝马虎。当地人做“摆”绝对不用机器制造的纸,因为手工纸显得更加尊重。在这里有一个简单的等式:劳动=尊重=功德,“功德”无限大,有超越功利的力量。其实想想,如果一定要在芒团的手工造纸技艺中找到“工匠精神”,不正是存在于这种简单的生活逻辑中吗?
芒团手工纸的原料很简单,只有构树皮和蒸煮时帮助构树皮腐化变软的草木灰,其余的就是做纸人大量的劳动和等待。一张手工纸的诞生大约需要二三天的时间。先将构树皮原料在河水中浸泡一天,然后拌上草木灰在铁锅里煮7—8小时。此时构树皮已经腐化成为絮状。如果腐化不够,就再拌一次草木灰蒸煮。蒸煮好的构树皮需要在河水中浸泡、洗涤,用小刀除去杂质,只剩下洁白细腻可以捶成纤维的树皮原料。接下来就可以在石墩上用木棰反复捶打树皮,直至成为柔软、纤细、匀净的纤维丝。捶打的时间越长,纤维会越加匀净、纤细,做出的纸也越是均匀、细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