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公元前5世纪末期雅典对斯巴达人和波斯人的惨败之后,伯里克利时期的希腊就再也没能恢复元气——敌对城邦之间的战事连绵不绝,从科林斯、斯巴达,到底比斯和阿尔戈斯(Argos)。当希腊城邦联军被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(Philip Ⅱ)击败后,权力逐渐向北迁移到了马其顿王国。
公元前338年,腓力二世18岁的儿子亚历山大追随父亲参加了决定性的喀罗尼亚战役(Battle of Chaeronea),也正是这位亚历山大,日后打造了雅典时代之后的全新希腊。亚历山大最终于公元前323年死于巴比伦,他在生命的最后10年间立下赫赫战功,其中包括征服埃及、击败波斯,并将希腊和马其顿的影响力拓展到整个西亚地区。世人称其为“亚历山大大帝”,可谓实至名归。在那个城邦与王国相互勾连、联系密切的时代,希腊人发现,除了自己的文化,其他文化形式也很有趣——并非所有的异邦人都是野蛮的。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可能是采用“世界主义者”(cosmopolitan)这个词的第一人,当有人问他来自哪里时,他回答说,“我是世界公民”[80]。根据希腊史学家波利比乌斯(Polybius)记载,历史成了“一个有机的整体,意大利和利比亚的事务紧密联系着亚洲与希腊,万事万物都指向同一个目标”[81]。所谓“希腊文化的世界”也体现在这些密切相关的国家与地区,不仅覆盖面积广大,而且包含的种类繁多。